“再來一遍!點到名字的小朋友舉起右手大聲說,好嗎?”“芃芃,再大聲一點,棒極了,大家一起為他鼓掌!”…… 在泰和寧康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內,有一群特別的孩子,他們目光清澈,卻不愿與別人對視;他們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卻不與他人交流……這些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在自己的世界里獨自閃爍,他們是孤獨癥兒童,又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怎樣幫助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近年來,山西省陽泉市礦區不斷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孤獨癥兒童關愛工作,落實關愛服務措施,幫助孤獨癥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2024年,礦區被中國殘聯確定為“全國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先行先試地區”。 建立健全篩查干預服務體系 早篩查是為了早干預。一直以來,普遍存在著孤獨癥兒童“排查難”“發現晚”“家長不配合”的問題,礦區成熟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 礦區將全區3675個樓院、459個單位、3372個商鋪全部納入網格,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網格員熟悉掌握網格每一個家庭基本情況,積極開展孤獨癥政策宣傳、孤獨癥疑似兒童排查上報工作。 與此同時,為確保孤獨癥兒童“應篩盡篩”“不漏一人”,礦區分段實施了初篩服務,0-3歲孤獨癥兒童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初篩;3—6歲兒童由區婦幼保健院和幼兒園初篩;6歲以上兒童由各學校初篩。區婦幼保健院聯合上級相關機構開展復篩、診斷一站式服務,確保孤獨癥兒童篩查、診斷及時辦、省心辦、暖心辦。進一步搭建篩查、評估、診斷、隨訪、轉介等閉環服務管理平臺,實現篩查干預信息安全共享,健全孤獨癥兒童早發現機制。 暢通孤獨癥兒童康復之路 隨著社會對孤獨癥兒童康復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孤獨癥兒童家庭開始關注并尋求專業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2022年,礦區殘聯引進泰和寧康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填補了礦區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空白,同時,該機構還被評定為陽泉市孤獨癥、智力兒童康復訓練定點機構。 “原來,咱礦區沒有殘疾兒童康復機構,需要做康復訓練的孤獨癥兒童只能到市里的康復機構,又遠又不方便。”礦區殘聯理事長任花云說,為了讓更多有需求的家庭擁有接受專業康復服務的機會,礦區殘聯深入全市各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進行調研,經過多次溝通對接,引入泰和寧康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并在礦區成立康復機構,設有8間訓練室,可以通過多元化的康復訓練,幫助孤獨癥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 除此之外,轄區還設有一家輔助性就業機構,10余名孤獨癥大齡孩子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開展繪畫、香包等手工品制作,在社會大家庭中,孤獨癥大齡孩子實現了平等、參與、共享。 用愛守護點亮希望之光 愛是照亮孤獨癥兒童世界的一束光,能夠溫暖他們封閉的心靈,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與外界的連接。 礦區廣泛動員愛心企業、志愿服務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參與孤獨癥兒童關愛服務,共計捐款6萬余元,用于救助困難孤獨癥兒童;各街道、社區成立4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通過家庭照護、趣味互動、愛心捐贈等形式,關心關愛孤獨癥兒童,累計服務500余人次。針對孤獨癥兒童的實際康復需求,開展送康復服務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等活動進一步拓展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讓孤獨癥兒童家庭享受康復服務更便捷、更舒適、更高效。建立孤獨癥兒童教育指導中心,加強對學校、家庭和社區的指導,完善面向孤獨癥兒童的特殊教育服務機制。在轄區輔助性就業機構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庇護型就業、社會融入等活動,幫助大齡孤獨癥群體提升自我價值感,增強自信心。兜牢孤獨癥家庭基本生活底線,將符合條件的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保障政策范圍。 關愛孤獨癥兒童是一項貫穿成長始終的愛心事業,礦區將積極探索創新,全力構建篩查診斷、康復教育、就業服務、兜底保障全鏈條,家庭、社區(村)、學校、康復機構、就業機構全場景關愛體系,用愛心和責任為“來自星星的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