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中條山麓,鹽湖泛起粼粼波光;堤埝旁垂柳抽新芽,綠道上游人笑語盈盈;天鵝振翅掠過水面,火烈鳥點綴如霞天際……隨著生態治理的深入推進,這座千年鹽湖褪去“工業外衣”,化身“城市生態客廳”,成為市民踏青賞景的熱門去處。 “以前湖邊都是破舊廠房,污水直接排進湖里,味道刺鼻,誰敢來散步?”家住銀湖東街的市民張建國回憶道。曾經的鹽湖因工業開發水質渾濁、垃圾堆積,岸邊雜草叢生。而如今,他每天清晨都會沿環湖綠道騎行,“你看現在多美!湖水清了,堤埝加固了,綠道修到了家門口,連天鵝都成了‘常客’。” 這份轉變,緣于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生態筑基”的硬核舉措。近年來,鹽湖清淤56萬立方米、封堵排污口60余處、修復堤埝130余公里,曾經的鋇鹽固廢堆場變身活力山谷,廢棄礦山披上8.4萬平方米“綠衣”,西塬湖160萬立方米水體重現清澈。 4月4日,在跨湖大道006號路燈旁,攝影愛好者李露菲正將碧綠的鹽湖、蒼翠的條山、整潔的城市收入鏡頭:“過去這里只有鹽工和卡車,現在成了網紅打卡地。”她的鏡頭里,不僅有湖光山色,還有群眾踏青出游的溫馨畫面——市民三五成群,或騎行、或漫步,老人曬著太陽,年輕人彈著吉他,孩童舉著彩繪風箏奔跑…… 隨著鹽湖文旅深度融合,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全面啟動,70平方公里范圍內基礎設施加速升級。“生態治理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鹽保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化“廳市共建實驗室”科研合作,推動鹽湖生態本底研究與資源可持續利用,同時加快18個在建項目進度,打造環湖路景觀帶、智慧旅游系統,讓群眾出游體驗更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