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5日,山西省陽泉市城區各村、社區總會準時“熱鬧”起來,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擺開服務攤位,磨刀修鞋的“手藝人”支起工具臺,醫護人員的診臺前圍滿咨詢的居民……這道每月初準時上演的民生風景線,正是山西省陽泉市城區精心打造的“‘5’來作貢獻·便民服務日”活動,更是山西省陽泉市以實際舉措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開展為民服務的生動縮影。 “張阿姨,您上次說的路燈維修問題,今天施工隊就來現場勘查!”在南山路街道,網格員一邊記錄居民新提出的“微心愿”,一邊反饋上月訴求的解決進展。這得益于山西省陽泉市城區創新推行的“五步三單”閉環機制——每月15日前,通過“鄰里微光”小程序、入戶走訪等渠道收集群眾需求,形成“需求清單”;25日前梳理分為“即時服務”“限時服務”“現場服務”三類,同步整合駐地單位資源形成“資源清單”;次月5日集中開展現場服務,10日前完成服務評價,15日前總結改進并公示“任務清單”完成情況。 2023年11月,山西省陽泉市首場“‘5’來作貢獻·便民服務日”活動舉辦。當日,20余項“接地氣”的服務,讓便民集市既有“煙火氣”,又有“文明風”。 繚邊、釘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視力檢測、把脈問診等“健康義診”,助企惠民、就業幫扶等“政策宣傳”,再加上結合不同的時令、節日、主題推出的為“金婚”老人拍照、義寫春聯等特色化服務,個個都蘊藏著可期待可觸摸的“幸福夢”……伴隨著居民們參與度和認可度的提升,這場以“5”為名的暖心行動,以“黨組織搭臺、黨員干部擺攤、居民群眾趕集”的生動場景,讓民生服務如春風化雨般浸潤千家萬戶,這項“為民服務工程”在一次次“實施”中逐漸完善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激勵機制更是激活了各方動力,在職黨員服務表現納入“雙報到”評價,志愿者積分可兌換商超優惠券。數據顯示,已有5900余名在職黨員線上報到,2.9萬余人次志愿者參與服務?!艾F在越來越多居民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便民服務從‘政府獨唱’變成了‘全民合唱’?!鄙轿魇£柸谐菂^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邊玲風說。 服務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每月10日前的評估環節,成為檢驗工作的“試金石”。通過線上問卷、入戶走訪等方式,居民對服務態度、效率等進行打分,不滿意事項納入“限時服務”清單,由專人跟進整改。去年12月,有居民反映“家電維修攤位太少”,次月各街道便新增30余個維修點位,還引入專業維修企業駐點服務?!耙郧稗k事像‘無頭蒼蠅’,現在只要每月5號來‘趕集’,啥事都能有著落!”山西省陽泉市后底溝社區居民王文鎖感慨地說。 從春寒料峭到冬日暖陽,從老舊小區到新興小區,近年來,“‘5’來作貢獻”的承諾從未缺席,不斷為山西省陽泉市打造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磁場”提供助力。同時,各基層黨組織堅持“機制引領+效果檢驗”,不斷探索、改進、提升,形成閉環服務流程,推動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拓展。截至目前,累計舉辦活動19次,收集“微心愿”超2000個,147個現場服務類需求通過“擺攤設點”即時解決,15萬余人次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服務,952個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從每月5日成為居民心中的“暖”心日,到便民集市成為基層治理的“大舞臺”……山西省陽泉市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聚焦“群眾所呼”,持續辦好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眾關心關注的重點民生實事,以實際舉措開展為民服務,以學習教育的新成效取信于民、推動發展。
|